当前位置: 首页 | 新闻资讯 | 榜样人物

【榜样力量】贾刚:在披荆斩棘不断完成自我超越


归属

      从23岁到33岁,河北小伙贾刚在遵义一呆就是十年。直到去年年初,身为重庆女婿的他,才回到了山城。
 
      在遵义的前五年,贾刚辗转过三家公司,经手了三个项目的结算。其中,遵义阳光花园恰好是中科合资合作项目,这成为了他与中科缘分的起点。所以,当正式入职中科后,面对轻松的工作环境和熟悉的面孔,贾刚觉得,这就是他该来的地方,是他扎根奋斗的战场。
 
      2014年6月,贾刚在中科找到了职场归属。


△工作时的贾刚

坚守

      从招投标到结算定案,成本人员是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周期的重要角色。不管接手时什么状态,任何项目到了贾刚手里,不管遇到什么困难,他一定会坚守到最后。
 
      2017年年底,项目即将完工,大部队陆陆续续撤走,到最后,只剩下贾刚和团队的两名造价员,还有一名保安。到后来,保安也被调动到了其他项目。
 
      “项目的算量任务很艰巨,好在我的团队有两名女将,我完全信任她们。”贾刚说,他和团队的目标就是为项目做好服务,但是必须要把握住原则,守住底线,要为公司树立好的口碑。
 
      “守住职业操守是我的底线,我一定会站好遵义最后一班岗。”

办法

      贾刚的领导力,在他还是一名造价主管的时候,就有了萌芽。
 
      对项目结算定案,他也摸索出了一套方法。
 
      “工程竣工结算阶段,量价齐控是重点,必须做到快而准。”在办理遵义5号还房结算时,由于钢筋、混凝土、砂、石、水泥等大宗材料按合同约定执行造价信息价格,项目预算团队初步测算材料后发现有局部亏损。
 
      为了扭转局面,连续一周,贾刚带领项目团队加班做材料价格分析,按施工周期中的每月实际进度、实际完成工程量、每月的实际材料用量、造价信息价格、实际购买价格、市场价格等信息,并结合合同约定,做出项目自13年底至16年6月份的材料核价明细,为结算做好铺垫。
 
      “工程量计算与审核是一项细致、繁琐的工作,我们坚持一个原则,能够争取工程量的坚决不放过,不该记取的费用也不乱计取。与审计部门人员进行核审竣工结算书时要讲究策略方法,棘手的问题尽量友好协商解决,千万不能走极端。”
 
      在贾刚的统筹下,遵义5#还房最终取得了良好的结算结果。
 
      2018年,贾刚被任命为商务经理。


△贾刚在项目巡检
 

突破
      刚从遵义来到重庆,贾刚就临危受命,从成本管理跨越到项目管理,担任荣昌美丽苑项目副经理。

      用他自己的话说,一开始,可以说是七窍精通了六窍——一窍不通。

      “但是人有一张嘴,不懂就要问。”

      项目开工前期,无论是有经验的项目经理,还是职能部门负责人,包括各条线的专业员工,贾刚也记不清给他们打过多少次电话,“大家应该都想把我拉入黑名单了。”他开玩笑说。

     实实在在经历了一遍,贾刚处理起问题来也逐渐得心应手起来。

      19年3月27日,当接到甲方4·25售房节点时,他第一时间与建设单位园林、水电、精装单位联系,同时协调集团安排人员支持,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有限的工作面,按时完成抓生产节点,受到业主方一致好评,成功打响美丽苑第一战。

△贾刚(右二)陪同领导视察项目生产

双赢


     今年4月,贾刚正式升任为荣昌美丽苑项目经理。
 
     从项目副经理到项目经理,贾刚用了一年时间。无论谁看,都是很好的成绩。这也意味着,他遇到的挑战会越来越大。
 
      受疫情影响,从年后复工起,项目生产就面临了不小的压力,贾刚心里说不出的着急。

      “我必须要化被动为主动,以备不时之需。” 

       连续2天,贾刚和造价主管戴嘉基本上没有闭眼,经济指标一览表中的数据,他们一个个核对,一个个分析,幸运的是,结果是好的,对项目目标利润实现,他们充满了信心。 


      “我想到一个双赢的办法,就是借公司大力推行‘事业合伙人制’的背景下,通过增投项目股本金的方式,进一步保障项目运作,同时还可以增加投资者利润分红,让员工当家做主,共享幸福中科。”

       小会过后,看着大家的热情和干劲儿,贾刚终于松了一口气,更是深深鼓了一把劲,藏在心里说不出的,是感动。

       事实也证明,团队的未雨绸缪完全正确,项目取得了喜人的成绩。

       截止7月31日,项目回款率达到100% ;实施过程中,班组人工费及各项耗量指标均控制在投标测算范围;工期按甲方要求顺利完成5#,7-10#楼预售及封顶节点;同时实现目标利润在可控,预计最终将实现目标利润8%。

        “所谓管理就是上交下接,人与人之间的沟通,其实我工作以来侧重点就是管理,交人、识人,能者上、庸者下。勤奋认真的人重点引导,用人不疑、疑人不用,项目上管理人员在公司的制度下,我不再做其他约束,给充足的空间员工发展,制定激励奖罚制度,及时兑现。”

       35岁的贾刚,相信自己,更相信团队,他和他们,一路披荆斩棘,一路奋勇向前。